“毛泽东思想概论”论述题复习(第六章)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6:03 编辑整理:海南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6.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有:第一,从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这是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二,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特别是在国内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处在对立的地位,它和私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将决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要允许其充分发展,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困难,它们彼此斗争着。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地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最后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同当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工业布局不合理,许多工业仍然是空白,不能制造汽车、拖拉机、飞机以及精密机床设备,还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教育、科学和文化很落后,文盲半文盲比例很大。中国近代史的事实说明,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因落后丽挨打,就必须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使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显示出来。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正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建国后,由于当时工业不发达,国家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同时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这样,就发生了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发生了从投机资本的猖狂活动到资产阶级大搞“五毒”罪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土改后的农村,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小农经济是一种小而全的封闭式经济,不利于分工发展多种种经营,不利于举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个体农民中的贫苦农民,由于生产规模小,力量单薄,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许多困难,他们确有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而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实现工业化要求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而农业的发展又需要工业的支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在暂时不可能得到大工业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农业只能靠互助合作形式来发展生产,是当时历史条件卜唯一的选择。同样,个体手工业也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通过合作社把手工业者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现实的依据,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6.3.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功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功,主要有:第一,在土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制止农村两极分化,正确解决国家工业化与小农经济之间矛盾的唯一正确办法,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实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

第二,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公有制的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又能使农民愿意接受,顺利地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
第三,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范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顺利实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极本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加上农民们进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4.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实现赎买的原因是什么?

答:消灭私有制,剥夺剥削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但马克思、恩格斯又曾认为:倘若无产阶级不用暴力手段,而用赎买的办法,把资本家的财产国有化,那是无产阶级最便宜不过的事。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设想并提出过对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列宁的方案未得到很好实施;而中国共产党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赎买政策。其原因是:

第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对它们采取没收和赎买政策。

第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它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三,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巩固的工农联盟,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

第四,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五,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能够不太勉强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党还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6.5.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严格区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个历史性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二,这个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第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海南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