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资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形成和发展。与此相适应,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主要目的是要用所谓新的教育取代传统的旧教育;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的企业家和统治人才;把贫穷者子女训练成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熟练劳动力。这一思潮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学校运动”、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与“劳动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实验教育学”。
这些资产阶级教育思潮,虽然其表述的内容和观点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它在理论上的最早启示来自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则是其直接的理论依据。它们重视学生教育心理研究,并采纳一定的现代科学方法,因此,在教育理论发展史上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节着重介绍这一思潮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新学校运动”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教育界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对传统的、古典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论进行批评和指责,指出那种半经院主义的、保守的旧教育由于只传授一些虚浮无用的知识,而把青年娇惯成图虚荣、受享受、懒散无能的人。对此,需要有一种新教育来取而代之,于是一些倾向于教育民主、尊重儿童、内容实际、讲求效率的“新学校”应运而生。这类“新学校”一经出现,欧美各国便仿效开办,从而发展成为一场影响较大的“新学校运动”。
“新学校”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雷迪(Ceil Reddie,1858~1932)于1889年创办的“艾博茨霍姆学校”而著称。他的办学宗旨是“学校应成为一个真实的、实际的、儿童能在该处发现自己的小世界”;“我们要训练儿童能力、智力、体力以及手工技巧与敏捷。”这是“新学校”最初的教育观点。
“新学校运动”的理论代表是法国社会学家、教育家狄摩林(J.E.Demolins, 1852~1907)和瑞士教育家菲利耶尔(A.Ferrier,1879-1966)。狄摩林曾参观过雷迪创办的学校。1898年,他在法国也开办了一所“新学校”——罗什学校。1901年,他根据自己办学加以总结而出版了《新教育》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新学校”的办学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菲利耶尔是狄摩林的学生,1899年,他在瑞士创办了克拉里塞格新学校,并长期从事“新学校”理论研究工作。他认为“新学校”的全部教学都要建立在儿童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基础上,学校工作应该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依据当时心理学和实验教育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他还认为“新学校”就是实验教育学的实验室。 1912年首次在瑞士召开的“新学校国际联合会会议”上,菲利耶尔当选为该联合会的主席,并正式建立了常设的国际组织——“新学校联谊社”;发表了《新学校联谊社的基本信仰》这一包括七条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
综合“新学校”运动发展历程所阐明的办学宗旨、原则、宣言等观点,“新学校”与旧教育相比,主要表现为下列这样一些特点:“新学校”在具体实施上,一般都是由私人或资产阶级教育团体经办的,它开设在乡村或城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一种“寄宿制学校”。
“新学校”规模一般不大,但校舍设备完善、富丽舒适,师资条件比较优越,实行收费制而学费昂贵,只招收中学年龄的学生,后来也有从小学年龄招起的。
“新学校”非常重视体育,目的是使未来的实业家们有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为此,要求学生经常进行体操、游戏、体育运动和旅行,夜晚睡眠要充足,清晨起来要沐浴,饮食要注意营养,手工和园艺劳动旨在使学生在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环境里得到锻炼和休息。
“新学校”在智育上十分强调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开设多种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课程,如语文、现代外国语、数学、动植物学、地理、史地等。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精确性和审美观点,还专门安排手工劳动。每日时间安排一般上午是学习各科知识,下午是进行劳动、体育、音乐和美术活动。
“新学校”在道德教育上,往往通过学生在学校的自治来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和自由,要求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养成一种道德观,宣扬社会合作,培养善于应付社会生活的能力。有的还进行宗教教育。总之,它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情感,成为统治阶级可靠的接班人。
“新学校”运动在20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在西欧各国出现了众多的“新教育”的教育家,他们立论不一,自成体系,对推进“新教育”的发展起过不小的作用。同时,美国的“现代派教育运动”也对“新教育”颇有影响,使欧洲各国的“新学校”之发展,增加了更为现代化的色彩。
二、“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已发展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政治上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发展垄断资本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德国统治阶级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德皇威廉二世在1889年《论德国青年教育》的指令中,明确规定“要利用学校以防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并向学生灌输信仰上帝、“效忠王室”的“民族精神”,力图把德国教育引向大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轨道上去。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与“劳动学校”理论,正是为迎合这一政治气候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凯兴斯坦纳(G.Kerschensteiner, 1854-1932)是德国慕尼黑人,出身于一个市民家庭。他求学于赖新师范学校和慕尼黑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授、督学长和帝国政府的高级顾问,在慕尼黑市任教育局长达30年之久。他的主要著作有:《教育原理》、《公民教育要义》、《劳动学校要义》、《学校组织基本原理》等。
凯兴斯坦纳所提出的“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理论,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公民教育”是他的教育理想和办学的指导原则;“劳动学校”则是公民教育付诸实施时的一种学校组织形式和教育机构。
“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企图通过教育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性格和意志,把他们训练成为“爱国”、“忠君”的顺民。
凯兴斯坦纳标榜德意志帝国是最理想的国家,是“地球上的天国”,而个人是绝对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要作为一个“公民”而存在,不管他的政治信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如何,都必须为德意志“这个最高价值的国家”服务。要服务,就要在国家中“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并且把这种职务或工作做得能够多么好就多么好”。这是“公民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公民教育”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格。通过精神训练或性格陶冶,发展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意志力、判断力、精细性和自奋性”。“公民教育”的第三个重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和青年工人忠诚的爱国心和牺牲精神,并养成容忍、乐观、干练、驯服等思想品格,最终教育青年成为有价值的“良好公民”。
从培养良好公民的目的出发,凯兴斯坦纳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要求。“公民教育”偏重于用国家主义、沙文主义、僧侣主义“陶冶青年思想,使之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良好公民”;“劳动学校”则主要通过劳动训练使青年对职业和工作深感兴趣。但同时,“劳动学校”又通过劳动,对青年履行精神陶冶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凯兴斯坦纳把“劳动学校”也叫做“工作学校”和“性格陶冶学校”。按照他的设想,在“劳动学校”里,要坚决排除那些“杂乱”的和“肤浅”的知识,而用极少的“真正的知识”材料去培养学生“极多的适应力、本领和工作兴趣,以完成国家公民教育的使命”。
凯兴斯坦纳多次强调,“劳动学校”即国民学校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劳动训练或职业准备。他还指出,把劳动训练作为学校主要教学科目,并不是要在劳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意职业训练和体力训练,单纯追求劳动技能、技巧的学习,而首先是要重视和注意劳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这是指劳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劳动的职业陶冶、职业训练的价值和作用,更应重视劳动的精神陶冶和精神训练的价值和作用。
凯兴斯坦纳为了增强和完善劳动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要求把国民小学都改成“劳动学校”,把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学校,变成以劳动活动教学为主的“劳动学校”。他主张按儿童将来的职业兴趣去组织国民学校的劳动教学,尽可能多地安排手工技艺的体力劳动科目,进行“分组教学”。他认为儿童最感兴趣的劳动是各种“制作”、“园艺”、“烹任”、细木工、钳工等手工技艺劳动。显然,凯兴斯坦纳的这种职业训练理论与欧洲的“新学校”理论是同出一辙的,在某种意义也是一种“新学校”而已。
凯兴斯坦纳是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代言人,他的“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的理论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并在德国得以普遍推广,后来在劳工青年中又创办所谓“补习学校”,也完全体现了“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的精神实质。
三、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Maria Mantessori, 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她在弱智儿童和幼儿教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在世界享有一定的威望。
蒙台梭利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1894年,她从罗马大学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医学女博士。不久,她担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助理医师。三年后,她被聘为罗马“白痴及残疾儿童学校”校长,取得了一定成功,她更急切需要学习哲学、实验心理学和实验教育学,因而再次入罗马大学深造。1907年她自己开办了一所招收6岁以下儿童的“幼儿之家”,这是她为正常儿童设立的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两年后,她总结“幼儿之家”的办学经验,撰写了《幼儿之家的科学教学法》一书,不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书名改为《蒙台梭利教育法》,推广这一教育法曾风靡一时。1925年,在赫尔辛基召开“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第一次会议上,她本人当选为会长。这种会议曾召开过多次,使蒙台梭利思想对各国的幼儿教育影响更为深远。她的著作还有《科学的教育学》、《蒙台梭利教育法》、《童年的秘密》和《幼儿之成长》等。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是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思想并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原理而形成的。
蒙台梭利反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旧式的家庭教育,她主张通过多种活动和训练,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由的发展,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她反复强调:“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人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身体的生长上,更主要的是天赋的精神力量的自我发展。为此,成人必须精心组织符合儿童心灵要求的活动以完成其内在的发展。要做到这样,教育就必须是自由的。在“幼儿之家”里,“教师”不称为“教师”,而叫“指导者”;学习内容是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的;时间上不硬性规定,而他们愿学多久就多久;教室内桌椅小巧轻便,可供幼儿搬动;供儿童使用的日常用品,色彩鲜艳,形状可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之家”不实行奖惩和说教,因为儿童在活动中把事情做成功自感愉快即是最好的奖赏,失败而苦恼就是最重的惩罚。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儿童身心需要的环境是进行自由教育的必要条件。
蒙台梭利认为,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并不是放任不管,而要组织必要的训练。她提出对3-6岁的幼儿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
筋肉训练:不仅可以训练儿童动作灵活,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有益于健康。这方面的练习包括做游戏、放风筝、滚铁环、抓木栅和走绳梯等。
日常生活的训练:包括穿脱衣服、清洗用具、餐桌服务和饲养小动物等。这不仅可以活动筋肉,同时有益于意志力、独立性和友爱精神的培养。
感官训练:这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重要内容,她对此极为重视,认为必须对幼儿的每一种感官单独进行专门的训练,使其感官敏锐,观察力得到发展,并为智力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她特制出一套进行感官训练的教具,共26种,供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训练用。
初步的知识教育:包括认识周围事物、发展语言、阅读、写字和唱歌等。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的显著特点是主张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和强调儿童早期肌肉及感官训练的重要性。她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她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为她的指导思想,其弊端曾遭到批判。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她的教育体系重新受到各国的关注与好评,直到如今,她仍是国外幼儿教育中影响最大的一位幼儿教育家。
四、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它标榜以“科学”的新方法来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反对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实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证论”,他们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越感性知觉的范围,只有能够得到“科学”证明的东西才是真实可靠的;此外,一切超出人的感觉之外,凡不能由“科学”得到验证的事物则都是不可知的。由此,应用到教育研究上,便强调要用心理实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依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去革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以便取代单凭教师直观的臆断和主观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验教育学”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各有自己的论述,其主要代表有德国的莫伊曼、赖伊和美国的桑代克。
莫伊曼(E.Meumann, 1862-1915)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是实验心理学家冯德的学生。1901年他采用心理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学习与疲劳等问题,首次称其为“实验教育学”。他认为只有实验室研究中所取得的数据才是最可靠、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成果。他还主张把教育研究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和犯罪学的理论基础上,从多方面来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问题,如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儿童身心发育的过程及个别差异是什么?如何促进儿童智力、精神的健康发展?如何比较教学方法的优劣等。莫伊曼提出的这些论点,在教育研究中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他重视通过实验心理学测试儿童身心特点而确定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但莫伊曼过分相信实验室里心理实验的方法,排斥在现实教育活动中以儿童发展的研究,把人看成单纯生物学化而不考虑社会的、阶级的影响,这就使他的研究脱离实际,走向片面。
赖伊(W.A.Lay,1862~1926)从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问题。他认为人的意识产生于筋肉受到刺激以后所发出的反应。教育的目的即在于使人善于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一系列的反应。他设想一切生物的活动过程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公式来完成的:“感受一加工一活动”,就是说,学生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感官获得印象,构成知觉;进而通过思维,对印象和知觉整理加工;最后付诸于行动。所以,赖伊的教育理论也常被称为“行动教育学”。
赖伊不同意莫伊曼的研究方法,而突出教师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与行动进行观察和实验的重要地位,并主张教育家、心理学家、医学家和人类学家共同注重对儿童的多方面的研究,从而选择与确定教育和教学的合适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显然比莫伊曼只重视实验室内的实验前进了一步然而,他的研究把教育学完全归结为生物化的人体条件反射的公式来理解,显然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桑代克(F.J.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并首创了成绩测验及其量表,成为实验教育学的又一种表现。桑代克通过对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和对人的心理研究而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和动物在心理行为上的复杂过程虽然大不相同,但是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并取得学习效果是相同的。所以教育的过程主要就是给学生以刺激,使其做出行动上的反应,在多次尝试、错误的反复之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是在这一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他首次提出成绩测验的方法。他认为以往学校中的成绩评定因受教师的评分标准、态度、教学经验等不同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得出科学的反映。由此,他提出了所谓精确的、科学的成绩测验与量表:首先规定一个严格的“标准测验”,其题目的内容、答题的标准、时限、环境等都有统一的规定。其二是应用统一的“量表”以便用它来表示从零度能力以至高度能力分配、排列的情况,从而在美国便有算术、默读、拼写、作文等成绩测验及其量表的出现。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把成绩测验与智力测验结合起来测定学生的“成绩年龄”和“成绩商数”,以此判别学生天资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总之,实验教育学是时代的产物,它提出了一定的实际见解与方法,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到一定的科学实验之上,这比以往的旧教育理论显得现实而有效,但他们往往置教育的社会、政治原因于不顾,也就不能属于真正科学的教育理论。
本文标签:海南自考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inanzikao.net)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