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古代汉语”串讲资料(北师大版)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5:54 编辑整理:海南自考网
【字体:大 中 小】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汉字
1.2 六书的定义和例字:(前四种: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选择题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
眉 向 栗 山 羊 牛 鹿 矢 鼎 血 须 石 牟 高 大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刃 本 寸 面 亦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间 休 从 牧 羅 莫 寒 臭 息 取 法 德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一般的形声字可以拆开,见字读半边)咏 徒 耆 赖
1.3 因形求义
1.本义:在造字时字的意义是什么。例如:救的本意:救死扶伤,救火,都是本义:制止。
1. 本字和本意的概念: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把这个字称为本字。例句如下:
(1)甚:甘于匹配,本义指沉湎于色情之事。 (2)监:照镜子。
1.4 古书的用字
1. 通假字:本字的对应概念就是借字。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借字)。(注意:所有考题都出例句要求区分并且说明,说明时答理论概念)
例句:(1)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牾,逆生,难产。 寤本意是睡醒。
(2)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
2. 分化字:分担原来的字的一部分职能而产生的字,叫做分化字。
(1)共:共同,一起 (本义)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共同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揖——拱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恭顺 ——恭
(2)下列哪些字属于分化关系,哪些是异体字:A信伸 B寤牾 C 采彩 D 泪淚
分化关系:C ; 通假关系:A B ; 异体字:D
3. 异体字:是指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
例如:泪和淚——音同义同,构造不同: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
第二章 词汇
2. 1 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汇以多音节为主。
例句:(1)形容枯槁——形体和容貌
掌握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选自郑伯克段於郢》——都邑的城墙。
简答:如何分辨词和词组?
(1) 双音复合词。上古汉语中双音复合词很少,只有那些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的词,才可以认为是双音复合词。例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丈夫是仰仗着他过一辈子的人(特指丈夫)。社稷——(专指)国家
(2) 连绵词。词义和记录词的符号字没有关系。 例句:犹豫——表示一种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的状态,跟这两个字没有关系。
下列那些是连绵词?
A. 非常(错) 滂沱(对) B.绸缪(对) 逍遥(对) C.其实(错) 踌躇(对)
古今词义的异同:
例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选自秋水》——本义是黄河,这里用的是本义。与今义不同,今义河一般指河水。
2.2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1.引申义: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叫做引申。例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选自曹刿论战》——(参与)引申义。 间(閒)本义是缝隙,月光从门缝中透出来。 有了缝隙就能加入,所以引申出参与来。
P95“间”的用法
蚤起,施侍从良人之所至《选自孟子离娄篇之齐人有一妻一妾》——(早早的)假借。因为早和蚤没有关系,所以是假借。
2. 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
怎样区分本义和假借义?
例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发誓 本义是流逝,从走,走动。因为流逝和发誓没有关系,所以是假借义。
2. 3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
1. 同义词: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高兴。假借义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没:死;任:行装。引申义
第四章 實詞 短語和句子
第一節 實詞與詞類活用
名詞,形容詞,數詞作動詞 分三種形況:一般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一.名詞作動詞
晉靈公不君 君:行君道
二.形容詞作動詞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 第二個深:使寇深入 使動用法
文帝繇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 奇:認為張釋之异乎常人 意動用法
第二節 短語
一.名詞作狀語
類型簡答)
1.表示動作進行的狀態:
豕人立而啼 人:象人一樣站著
2.表示對待動作對象的態度: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像待兄似的
3.表示動作發生或進行的處所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
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 道:在道路上
4.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
遂入見王,涕泣膝行 膝:用膝蓋爬行
5.表示動作進行的工具,憑借或依據
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劍:用劍
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
二.動詞與賓語的語序 即賓語前置
吾誰欺?欺天乎? 誰
四.雙賓語
公賜之食 之
第三節 句子
二.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1.用介詞"於(于)"字引進主動者
這種句子中的主語是受事者.
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於
第五章 虛詞
選擇題 或卷子第三題專考虛詞部分 每詞都從三方面理解詞性,語法功能,翻譯
第一節 代詞
二.指示代詞
"是" "之" 當這個誁 "彼" 當那個誁
三.疑問代詞
"孰" "安"
四.無定代詞
"或" 當有的誁 "莫" 當沒有誁 不定指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或:有的人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莫:沒有人
五.特殊代詞
"者" "所"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往者和來者: ……的人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所見:作主語
第二節 副詞
副詞和介詞一般作狀語 所以語法功能要說具体些
一.程度副詞
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意思
太后之色少解 少
二.范圍副詞
三.時間副詞
四.情態副詞
表示強調或認定的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固
第三節 介詞
一.于(於)
是介詞出動作行為的對象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於
二.以
三.為
四.与
第四節 連詞
連詞不獨立作句子成份,所以要解釋它前後連接的是什麼
一.之
二.与 及
三.以
七.如 若 苟
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
第五節 語氣詞
二.矣
使陽處公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矣
四.歟(与)
五.哉
七.夫 唯 其 其(比較重要)
第六章 古書閱讀常識
選擇題 3分
第一節 古書的注釋
二.古書注釋的發展概況 (看看了解一下)
三.古書注釋的体式類型
傳注 章句 義疏 集解 音義
一般書名叫什麼,就對應什麼類型的体式
特殊記憶:<春秋經傳集解>
第二節 古書的特殊表達方式
選擇題
一.互文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連及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
三.變文
四.曲指
第三節 纂集類專書
書的作者 書的作用
一.<說文解字>分析字形 許慎 參考:<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 <說文通訓定聲>清朱駿聲著
二.<爾雅> 訓釋詞義 <廣雅>
三.<廣韻> 解釋語音
四.<經籍纂詁> 解釋注釋
五.<經傳釋詞> 解釋虛詞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
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
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1,寤生:逆生,寤為牾的借字.寤原意為睡覺.
2,亟請於武公:於,介詞.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3,今京不度:度,名詞用作動詞.作合乎制度.
4,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
5,況君之寵弟乎?:之,連詞.
譯文:
當初,鄭武公在申娶親,叫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難產,驚唬了姜氏,因
此取名叫寤生,於是不喜歡他.喜歡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
武公不答應.等莊公繼承了王位,武姜就朁共叔段請求分封到制去.莊公曰:制是個
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去做.武姜
便請封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的城墻高
過百雉,將對國構成危害.先王的制度:大都的城墻不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不過五
分之一,小不過九分之一.今京不合乎制度,不制裁,國君將不能承受.莊公說:姜
氏想要這樣做,哪裏能逃避?祭仲對曰:姜氏那里能有滿足,不如早給予她住所,不
要讓她滋生漫延,漫延將不好對付,漫延的草尚且不易隡除.況且國君的寵弟呢?莊
公說:她多行施不益的事情,一定會自己跌倒的,你姑且等侍著個事情.
癸酉,師陳於鞍(上下結构)。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
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
鼓音,曰:“余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
豈敢言病?吾子忍之!”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
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轡,右援枹而鼓,
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左傳‧鞍之戰>)
譯文:
癸酉這天.齊,晉兩國的軍隊布鞍擺開作戰的陣勢.邴夏為齊侯馭車,逢丑父坐在
車的右邊(即為驂乘).晉國解張為郤克馭車,鄭丘緩居右.齊國的主帥說:我們姑且消
滅晉軍在吃早飯.不繫馬尾便驅馬進擊.郤克中箭受傷,血己經流到了鞋上.但仍未停
止敲鼓的聲音(進軍的號令).說:我病的快不行了.張侯說:自交戰開始,箭就穿透我
的手及肘,我折斷箭繼續駕車,左邊的車輪都被血染成了深紅色,我怎敢言病了呢.你
且忍一忍吧.鄭丘緩說:自交戰開始,如果有難走的路,我一定下去推車.你難道知道
嗎?然而你卻是病的得很重……張侯說:軍隊的耳目在觀看著我們的旗和鼓,前進還徹
退都跟從著我們.此車有一人鎮守,就可以成就大事.怎麼因為受傷的原故而敗壞國君
的大事呢?穿上鎧甲,拿著兵器,本來就是走向死亡,你努力指揮吧!解張把兩個手中
的僵繩并在了左手,右手拽過鼓槌而擊鼓,馬狂奔不能停止,軍隊跟從著戰車.齊國的
軍隊崩潰.追趕著齊軍繞華不注三圈.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
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
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孟子‧許行>)
譯文:
堯把不能得到舜為自己的優慮;舜把不能得到禹、皋陶為自己的優慮;把一百畝地
不能夠耕種當為自己的優慮的人是農夫.把財物分給別人叫做恩惠;把善良教給別人叫
做忠厚;為天下得人才者叫做仁愛.所以說把天下給別人容易,為天下得到一個人才是
困難的.孔子曰:‘堯作為國君真是偉大!’只有天是大的,只有堯能夠效法它,太大
了老百姓說不出他的好.舜呀!真是個好國君,太高大了有天下而不參於!堯和舜治理
天下的時侯難到沒有用心的地方嗎?只是沒有把心用到耕地上而已.
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學黃老之術.家業千金,厚自奉,養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
先令其子,曰:〔吾郤臝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屍,入地七尺.既下,
從足弔脫其囊,以身親土.〕其子欲默而不從,重廢父命;欲從之,心又不忍.乃往見王
孫友人祁侯.(<楊王孫傳>)
譯文:
楊王孫是漢武帝時人,學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家中有千金的家產,有豐厚的家產
自我奉養,養生的東西沒有不拿來的.等到病得將要死的時侯,預先命令他的兒子說:
“我想要裸著下葬,來返回我本真,一定不要改變我的意思,我死後制作一個布囊承裝
我的屍體,入地七尺,屍體下到坑底之後,再把布囊取出來,讓我的身體親進土地.”
他兒子默默的不說話,但是不聽從,于是他就去拜見楊王孫的朋友祁侯.
第二部分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趙
簡子,晉卿也,王良,善御者也.嬖奚,簡子幸臣,以不能得一禽,故反命於簡子.謂王
良天下鄙賤之工師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請復之,(聞嬖奚賤之,故請復與乘.)強
而後可.(強嬖奚乃肯行.)一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以一朝得十
禽,故謂之良工.)簡子曰:我使掌與女(汝)乘.(掌,主也.使王良主與女乘.)謂王
良,良不可.(王良不肯.)曰: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範,法也,王良曰:我為之法度之御,應禮之射,正殺之禽,不能得一,橫而射之曰詭
遇,非禮之射,則能獲十,言嬖奚小人也,不習於禮.)詩(詩經)云:不失其馳,舍矢如
破,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詩小雅車攻之篇也.言,御者不失其馳驅之法,則射者必
中之,順毛而入順毛而出,一發貫藏(心臟)應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貫,習
也.我不習與子人乘,不願掌與嬖奚同乘,故請辭.)御者且羞與射者比,比而得禽獸,
雖若丘陵,弗為也,如枉道而從彼,何也.(孟子引此以喻陳代云:御者尚知羞恥,此射
者不欲與比,子如何欲使我枉正道而從彼,驕慢諸侯而見之.)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
能直人者也.(謂陳代之言過謬也.人當以直矯枉耳己自枉曲何能正人.章指言修禮守正
非招不往枉道富貴君子不許.是以諸侯雖有善其辭命伯夷亦不屑就也.)(<孟子‧不見諸侯>)
十年春,齊師伐我.(不書侵伐齊北蔇之盟我有辭)公將戰,曹劌請見.(曹劌魯人
@劌古衛反見賢遍反下同〔疏〕注曹劌魯人@正義日史記作曹沫亦云魯人)其鄉人曰,肉
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肉食在位者間猶與也@間間□之間注同與音預〔疏〕注內食至
與也@正義
曰孟子論庶人云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
食肉,是賤人不得食肉.故云,在位者也.襄二十八年傳,說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
雙雞,昭四年傳說頒冰之法云,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蓋位為大夫
乃得食肉也,間,謂間雜言不應間其中而為之謀,故云間,猶與也.)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間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疏〕衣食所安@正義曰,公意,衣
食二者,雖所以安身,然亦不敢專己有之,必以之分人.)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分公衣食所惠不過左右,故曰未偏@偏音遍.注同)公曰:犧牲
玉帛.(〔疏〕犧牲玉帛@正義曰,四者皆祭神之物,曲禮曰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
鄭玄云,犧純毛也,肥養于滌也,然則牲謂三牲,牛羊豕也,犧者牲之純色也,魯自得
用天子之禮要犧牲相配之語未必為得用乃言之也.)弗敢加也,必以信.(祝辭不敢以
小為大,以惡為美@犧許宜反)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大信也.〔疏〕注孚
大信也@正義曰孚亦信耳,以言小信未孚故解孚為大信以形之.)公曰:小大之獄,雖
不能察,必以情.(必盡己情察審也.)對曰:忠之屬也.(上思利民忠也@屬音蜀
〔疏〕注上思利民忠也@正義曰桓六年傳文也,言以情審察,不用使之有枉,則是思
欲利民,故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1.2 六书的定义和例字:(前四种: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选择题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
眉 向 栗 山 羊 牛 鹿 矢 鼎 血 须 石 牟 高 大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刃 本 寸 面 亦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间 休 从 牧 羅 莫 寒 臭 息 取 法 德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一般的形声字可以拆开,见字读半边)咏 徒 耆 赖
1.3 因形求义
1.本义:在造字时字的意义是什么。例如:救的本意:救死扶伤,救火,都是本义:制止。
1. 本字和本意的概念: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把这个字称为本字。例句如下:
(1)甚:甘于匹配,本义指沉湎于色情之事。 (2)监:照镜子。
1.4 古书的用字
1. 通假字:本字的对应概念就是借字。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借字)。(注意:所有考题都出例句要求区分并且说明,说明时答理论概念)
例句:(1)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牾,逆生,难产。 寤本意是睡醒。
(2)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
2. 分化字:分担原来的字的一部分职能而产生的字,叫做分化字。
(1)共:共同,一起 (本义)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共同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揖——拱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恭顺 ——恭
(2)下列哪些字属于分化关系,哪些是异体字:A信伸 B寤牾 C 采彩 D 泪淚
分化关系:C ; 通假关系:A B ; 异体字:D
3. 异体字:是指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
例如:泪和淚——音同义同,构造不同: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
第二章 词汇
2. 1 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汇以多音节为主。
例句:(1)形容枯槁——形体和容貌
掌握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选自郑伯克段於郢》——都邑的城墙。
简答:如何分辨词和词组?
(1) 双音复合词。上古汉语中双音复合词很少,只有那些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的词,才可以认为是双音复合词。例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丈夫是仰仗着他过一辈子的人(特指丈夫)。社稷——(专指)国家
(2) 连绵词。词义和记录词的符号字没有关系。 例句:犹豫——表示一种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的状态,跟这两个字没有关系。
下列那些是连绵词?
A. 非常(错) 滂沱(对) B.绸缪(对) 逍遥(对) C.其实(错) 踌躇(对)
古今词义的异同:
例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选自秋水》——本义是黄河,这里用的是本义。与今义不同,今义河一般指河水。
2.2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1.引申义: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叫做引申。例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选自曹刿论战》——(参与)引申义。 间(閒)本义是缝隙,月光从门缝中透出来。 有了缝隙就能加入,所以引申出参与来。
P95“间”的用法
蚤起,施侍从良人之所至《选自孟子离娄篇之齐人有一妻一妾》——(早早的)假借。因为早和蚤没有关系,所以是假借。
2. 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
怎样区分本义和假借义?
例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发誓 本义是流逝,从走,走动。因为流逝和发誓没有关系,所以是假借义。
2. 3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
1. 同义词: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高兴。假借义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没:死;任:行装。引申义
第四章 實詞 短語和句子
第一節 實詞與詞類活用
名詞,形容詞,數詞作動詞 分三種形況:一般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一.名詞作動詞
晉靈公不君 君:行君道
二.形容詞作動詞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 第二個深:使寇深入 使動用法
文帝繇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 奇:認為張釋之异乎常人 意動用法
第二節 短語
一.名詞作狀語
類型簡答)
1.表示動作進行的狀態:
豕人立而啼 人:象人一樣站著
2.表示對待動作對象的態度: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像待兄似的
3.表示動作發生或進行的處所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
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 道:在道路上
4.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
遂入見王,涕泣膝行 膝:用膝蓋爬行
5.表示動作進行的工具,憑借或依據
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劍:用劍
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
二.動詞與賓語的語序 即賓語前置
吾誰欺?欺天乎? 誰
四.雙賓語
公賜之食 之
第三節 句子
二.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1.用介詞"於(于)"字引進主動者
這種句子中的主語是受事者.
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於
第五章 虛詞
選擇題 或卷子第三題專考虛詞部分 每詞都從三方面理解詞性,語法功能,翻譯
第一節 代詞
二.指示代詞
"是" "之" 當這個誁 "彼" 當那個誁
三.疑問代詞
"孰" "安"
四.無定代詞
"或" 當有的誁 "莫" 當沒有誁 不定指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或:有的人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莫:沒有人
五.特殊代詞
"者" "所"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往者和來者: ……的人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所見:作主語
第二節 副詞
副詞和介詞一般作狀語 所以語法功能要說具体些
一.程度副詞
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意思
太后之色少解 少
二.范圍副詞
三.時間副詞
四.情態副詞
表示強調或認定的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固
第三節 介詞
一.于(於)
是介詞出動作行為的對象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於
二.以
三.為
四.与
第四節 連詞
連詞不獨立作句子成份,所以要解釋它前後連接的是什麼
一.之
二.与 及
三.以
七.如 若 苟
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
第五節 語氣詞
二.矣
使陽處公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矣
四.歟(与)
五.哉
七.夫 唯 其 其(比較重要)
第六章 古書閱讀常識
選擇題 3分
第一節 古書的注釋
二.古書注釋的發展概況 (看看了解一下)
三.古書注釋的体式類型
傳注 章句 義疏 集解 音義
一般書名叫什麼,就對應什麼類型的体式
特殊記憶:<春秋經傳集解>
第二節 古書的特殊表達方式
選擇題
一.互文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連及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
三.變文
四.曲指
第三節 纂集類專書
書的作者 書的作用
一.<說文解字>分析字形 許慎 參考:<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 <說文通訓定聲>清朱駿聲著
二.<爾雅> 訓釋詞義 <廣雅>
三.<廣韻> 解釋語音
四.<經籍纂詁> 解釋注釋
五.<經傳釋詞> 解釋虛詞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
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
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1,寤生:逆生,寤為牾的借字.寤原意為睡覺.
2,亟請於武公:於,介詞.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3,今京不度:度,名詞用作動詞.作合乎制度.
4,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
5,況君之寵弟乎?:之,連詞.
譯文:
當初,鄭武公在申娶親,叫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難產,驚唬了姜氏,因
此取名叫寤生,於是不喜歡他.喜歡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
武公不答應.等莊公繼承了王位,武姜就朁共叔段請求分封到制去.莊公曰:制是個
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去做.武姜
便請封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的城墻高
過百雉,將對國構成危害.先王的制度:大都的城墻不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不過五
分之一,小不過九分之一.今京不合乎制度,不制裁,國君將不能承受.莊公說:姜
氏想要這樣做,哪裏能逃避?祭仲對曰:姜氏那里能有滿足,不如早給予她住所,不
要讓她滋生漫延,漫延將不好對付,漫延的草尚且不易隡除.況且國君的寵弟呢?莊
公說:她多行施不益的事情,一定會自己跌倒的,你姑且等侍著個事情.
癸酉,師陳於鞍(上下結构)。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
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
鼓音,曰:“余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
豈敢言病?吾子忍之!”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
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轡,右援枹而鼓,
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左傳‧鞍之戰>)
譯文:
癸酉這天.齊,晉兩國的軍隊布鞍擺開作戰的陣勢.邴夏為齊侯馭車,逢丑父坐在
車的右邊(即為驂乘).晉國解張為郤克馭車,鄭丘緩居右.齊國的主帥說:我們姑且消
滅晉軍在吃早飯.不繫馬尾便驅馬進擊.郤克中箭受傷,血己經流到了鞋上.但仍未停
止敲鼓的聲音(進軍的號令).說:我病的快不行了.張侯說:自交戰開始,箭就穿透我
的手及肘,我折斷箭繼續駕車,左邊的車輪都被血染成了深紅色,我怎敢言病了呢.你
且忍一忍吧.鄭丘緩說:自交戰開始,如果有難走的路,我一定下去推車.你難道知道
嗎?然而你卻是病的得很重……張侯說:軍隊的耳目在觀看著我們的旗和鼓,前進還徹
退都跟從著我們.此車有一人鎮守,就可以成就大事.怎麼因為受傷的原故而敗壞國君
的大事呢?穿上鎧甲,拿著兵器,本來就是走向死亡,你努力指揮吧!解張把兩個手中
的僵繩并在了左手,右手拽過鼓槌而擊鼓,馬狂奔不能停止,軍隊跟從著戰車.齊國的
軍隊崩潰.追趕著齊軍繞華不注三圈.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
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
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孟子‧許行>)
譯文:
堯把不能得到舜為自己的優慮;舜把不能得到禹、皋陶為自己的優慮;把一百畝地
不能夠耕種當為自己的優慮的人是農夫.把財物分給別人叫做恩惠;把善良教給別人叫
做忠厚;為天下得人才者叫做仁愛.所以說把天下給別人容易,為天下得到一個人才是
困難的.孔子曰:‘堯作為國君真是偉大!’只有天是大的,只有堯能夠效法它,太大
了老百姓說不出他的好.舜呀!真是個好國君,太高大了有天下而不參於!堯和舜治理
天下的時侯難到沒有用心的地方嗎?只是沒有把心用到耕地上而已.
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學黃老之術.家業千金,厚自奉,養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
先令其子,曰:〔吾郤臝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屍,入地七尺.既下,
從足弔脫其囊,以身親土.〕其子欲默而不從,重廢父命;欲從之,心又不忍.乃往見王
孫友人祁侯.(<楊王孫傳>)
譯文:
楊王孫是漢武帝時人,學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家中有千金的家產,有豐厚的家產
自我奉養,養生的東西沒有不拿來的.等到病得將要死的時侯,預先命令他的兒子說:
“我想要裸著下葬,來返回我本真,一定不要改變我的意思,我死後制作一個布囊承裝
我的屍體,入地七尺,屍體下到坑底之後,再把布囊取出來,讓我的身體親進土地.”
他兒子默默的不說話,但是不聽從,于是他就去拜見楊王孫的朋友祁侯.
第二部分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趙
簡子,晉卿也,王良,善御者也.嬖奚,簡子幸臣,以不能得一禽,故反命於簡子.謂王
良天下鄙賤之工師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請復之,(聞嬖奚賤之,故請復與乘.)強
而後可.(強嬖奚乃肯行.)一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以一朝得十
禽,故謂之良工.)簡子曰:我使掌與女(汝)乘.(掌,主也.使王良主與女乘.)謂王
良,良不可.(王良不肯.)曰: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範,法也,王良曰:我為之法度之御,應禮之射,正殺之禽,不能得一,橫而射之曰詭
遇,非禮之射,則能獲十,言嬖奚小人也,不習於禮.)詩(詩經)云:不失其馳,舍矢如
破,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詩小雅車攻之篇也.言,御者不失其馳驅之法,則射者必
中之,順毛而入順毛而出,一發貫藏(心臟)應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貫,習
也.我不習與子人乘,不願掌與嬖奚同乘,故請辭.)御者且羞與射者比,比而得禽獸,
雖若丘陵,弗為也,如枉道而從彼,何也.(孟子引此以喻陳代云:御者尚知羞恥,此射
者不欲與比,子如何欲使我枉正道而從彼,驕慢諸侯而見之.)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
能直人者也.(謂陳代之言過謬也.人當以直矯枉耳己自枉曲何能正人.章指言修禮守正
非招不往枉道富貴君子不許.是以諸侯雖有善其辭命伯夷亦不屑就也.)(<孟子‧不見諸侯>)
十年春,齊師伐我.(不書侵伐齊北蔇之盟我有辭)公將戰,曹劌請見.(曹劌魯人
@劌古衛反見賢遍反下同〔疏〕注曹劌魯人@正義日史記作曹沫亦云魯人)其鄉人曰,肉
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肉食在位者間猶與也@間間□之間注同與音預〔疏〕注內食至
與也@正義
曰孟子論庶人云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
食肉,是賤人不得食肉.故云,在位者也.襄二十八年傳,說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
雙雞,昭四年傳說頒冰之法云,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蓋位為大夫
乃得食肉也,間,謂間雜言不應間其中而為之謀,故云間,猶與也.)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間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疏〕衣食所安@正義曰,公意,衣
食二者,雖所以安身,然亦不敢專己有之,必以之分人.)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分公衣食所惠不過左右,故曰未偏@偏音遍.注同)公曰:犧牲
玉帛.(〔疏〕犧牲玉帛@正義曰,四者皆祭神之物,曲禮曰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
鄭玄云,犧純毛也,肥養于滌也,然則牲謂三牲,牛羊豕也,犧者牲之純色也,魯自得
用天子之禮要犧牲相配之語未必為得用乃言之也.)弗敢加也,必以信.(祝辭不敢以
小為大,以惡為美@犧許宜反)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大信也.〔疏〕注孚
大信也@正義曰孚亦信耳,以言小信未孚故解孚為大信以形之.)公曰:小大之獄,雖
不能察,必以情.(必盡己情察審也.)對曰:忠之屬也.(上思利民忠也@屬音蜀
〔疏〕注上思利民忠也@正義曰桓六年傳文也,言以情審察,不用使之有枉,則是思
欲利民,故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本文标签:海南自考 串讲笔记 2005年10月“古代汉语”串讲资料(北师大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inanzikao.net)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