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外国文学文品选”串讲资料(北师大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5:54 编辑整理:海南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

识记:

1、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应记忆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2、“行吟诗人”荷马。

3、战争原因:海伦。

4、悲剧英雄:赫克托尔。

5、基本精神:歌颂英雄的英勇行为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6、《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亚战争。全部情节围绕着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事件展开。这就是“阿基琉斯的愤怒”。

7、P16-17阿基琉斯表现残酷的性格特点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同还是否定的?

荷马史诗里作者是谴责阿基琉斯的。

8、本文的两部分人主帅是----希腊人、特洛依人。

9、文章中“饰词”的运用,如: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捷足的(阿基琉斯);集云之神(宙斯);驯马的(赫克托尔)等。

10、荷马史诗是不是荷马?

留传下来的结果。P21

11、《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亚战争。全部情节围绕着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事件展开。这就是“阿基琉斯的愤怒”。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主要人物:俄狄浦斯王、(先知)

一、识记:

1、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另两位是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

2、俄狄浦斯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奔走,却无法逃脱。

二、1、俄狄浦斯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003年串讲)

1) 俄狄浦斯正直、诚实,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的厄运而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说明他具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他为遵循高尚的道德原则,敢于反抗神谕。这些都是可贵的,值得赞扬的。

2) 在追查杀害老王的凶手一事中,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对国家对臣民高度的负责的精神,尽管他逐渐意识道自己已经落入命运的罗网,却仍然一查到底,决不逃避罪责。

3) 俄狄浦斯的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是应该肯定的,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这样的思想在古代是相当可贵的

三、《俄狄浦斯王》戏剧结构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 全剧有一系列的戏剧场面和歌队合唱这样两部分组成,歌队的上场下场和歌队的合唱歌,实际上起到勒分幕分场的作用。

2)“回顾式”的布局结构是本剧本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所谓“回顾式”的结构特点是:剧本不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的那一刻落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法交代出来。

《神曲·地狱篇》(意大利)但丁

识记:

1.但丁生长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转折时期。

2.神曲的名字:指神圣的喜剧。

喜剧不是喜剧而是--诗。

3.神曲共:14233行,分为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

4.炼狱是“洗”的意思。翻译成:“净界”。

5.是维吉尔带着他游历“地狱、炼狱”的。

贝雅特丽齐带着他去的“天堂”

6.“两个精灵”实际是“鬼魂”指的是:弗兰采斯加、保禄。

7.第五歌:地狱第二圈。凡生前淫荡的亡魂之所在。弗兰采斯加与保禄的故事。

8.但丁看了《兰塞罗特》这本书而烦的错。

9.最大的罪恶:淫欲。

10.恩格斯的评价: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1.几个人物:祈安启托,该隐(见圣经“该隐杀弟”)狱等待的人;圆桌骑士兰塞罗特;“淫媒”加里俄托;弗兰采斯加和保禄。象征信仰的贝雅特丽齐和象征理性的维吉尔。

12、用意大利文写成。

答题:

1、如何认识但丁《神曲·地狱篇》第5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所表现的两重性?

这表现为他两个方面的两重性:

1) 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作为一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他的作品构思具有宗教性,其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但是,其中已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如他虽然按照宗教观念把弗兰采斯加和保禄打入地狱,但是他又赞许他们对真诚爱情的追求,甚至最后因怜悯他们而晕倒在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2) 艺术形式上的两重性。在艺术上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也是这篇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A)、诗歌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中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及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但素材取自于现实生活,并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因此并不让人感到虚幻玄秘。使虚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

(B)、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形象。

(C)、诗人鲜明的爱憎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D)、诗篇不用当时一般文学作品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

《十日谈》(意大利)薄伽丘

1.但丁与薄伽丘都是出生在“佛罗伦萨”这个城市。

2.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早年致力于《神曲》研究。

3.但丁冲破中世纪宗教的束缚,思想解放。

4.十日谈以一个故事开端,引出100个故事,套装在一个共同的背景故事之中,期间用文字串联。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框式结构”

5.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战斗性。

6.框架组织结构:借佛罗伦萨发生瘟疫,10个青年为了逃避瘟疫而离开,“大瘟疫”是故事的背景。有10个青年:7个姑娘,3个小伙子。

每天挑一个主持人,定主题,来轮流讲故事。本文第四天的故事讲:悲惨的故事。

7.主人公:父亲——唐克烈、女儿——绮思梦达

8.十日谈主题P56-57

《哈姆莱特》(英国)莎士比亚

一、识记:

1、主要作品历史剧《享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2、赞语:“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3、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了西方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

二、

1.丹麦是一所牢狱”是说哈姆莱特身边的世界。P62-P63

2.抑郁是哈姆莱特性格的特点,

P64-65台词“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的特点:对人文主义的歌颂,把人类放在最高的地位上来歌颂,但此时他已经对人文主义感到失望了。

3.人物:哈姆莱特;奥菲利娅(恋人)——波洛涅斯(父亲),雷欧提斯(哥哥)。克劳狄斯

4、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

1)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 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一、识记:1、作品:悲剧《努曼西亚》、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短篇小说《警世典范小说集》。

2、对比手法的运用。3、他的作品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

答题:

二、1.主人公:堂吉诃德,桑丘。

2.对骑士小说的讽刺打击。小说意义上看是“嘲笑骑士”。

3.风车大战1个人打,桑丘看热闹。堂吉诃德看骑士小说看多了,中毒。堂吉诃德和桑丘眼睛不同,堂吉诃德是模糊的,桑丘态度是非常清醒的。

4.杜尔西内娅是堂吉诃德心目中的意中人。

5.堂吉诃德形象是什么?P80

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

《达尔杜弗》(法国)莫里哀

1.达尔杜弗另外一个名字叫:伪君子。2.作者专门写喜剧。

3.作者系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

代表作:《太太学堂》、《吝啬鬼》、《贵人迷》、《堂璜》、《愤世嫉俗》

4.主要人物:达尔杜弗(骗子)、奥尔贡(傻子)、道丽娜

5.P88,伪君子怎么能在家里欺骗成功?

以退为进,说自己坏,来掩饰自己的罪过,巧妙利用宗教、教义,考验自己,来掩盖自己的罪恶,自我吹嘘,假装正经。

6.仆人揭发他内心丑陋的欲望,剧本是让伪君子用自我暴露的方法来暴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浮士德》 (德国) 歌德

1. 浮士德与魔鬼的赌注:灵魂和青春生命的交换。魔鬼的名字:靡非斯陀。

2. 浮士德与其学生瓦格纳:浮士德不满意瓦格纳的思想。

3. 第二次晚年的浮士德听到的工人劳动的声音时工人在干什么?给他挖坟墓

4. 歌德的创作时期分两个:

早期: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后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浮士德》 ,还有长篇小说《维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维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与席勒的建交,标志两个人从狂飙突进运动转向古典主义。

《哀希腊》 (英国) 拜伦

1.《哀希腊》是叙事长诗《堂璜》里的抒情插段。作者面对沦陷的希腊,号召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占领。提到三个古希腊的著名战役: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海战、温泉关战役。呼唤英雄的出现。

2.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

《巴黎圣母院》 (法国) 雨果

1. 主要人物:孚罗洛、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弗比斯。

2. 前三者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阴暗且自私,一个丑陋而善良,一个美丽而真诚。

3. 伽西莫多救爱斯梅拉达时使用的工具:绳子

4. 最主要的修辞方法:对比。

《致大海》  (俄国) 普希金

1. 抒情诗。

2. 构思于1824年南俄奥德萨,完成于1825年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3. 主题: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带有未实现的悲哀情绪。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美国) 惠特曼

1. 抒情诗。

2. 选自《草叶集》,作者一生写的诗歌总集。

3. 探讨了西方几千年来基督教的观点:灵和肉的关系。他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统一的,肉体就是灵魂。散文笔法入诗。

4. 呼应美国南北战争时所产生的精神,对于美国精神的建立有重大的意义。

《红与黑》  (法国) 司汤达

1. 主要人物:于连 、 德*雷纳尔夫人

2.于连并非钻营的人,只是面对机会,善于把握,一步步往上爬。

3.艺术特点:(重点)

a.  把人物放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之中,描写他的心理演变过程,不是一个静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  刻画人物心理非常的细腻。

c.  作家对人物内心心理的刻画,善于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心理。

《高老头》  (法国)巴尔扎克 (重点)

1. 作者现实主义的表现:就是他的全部小说的总的创作方法《人间喜剧》。

2.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高老头这个形象的:现实主义。

3. 强化人物情欲,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

4. 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环境与人的关系,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淡,社会的残酷使人物性格发生转变。善于通过描写人与环境的关系来完成人物性格转变的过程。

《双城记》  (英国) 狄更斯

1. 探讨社会危机的原因:爆发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原因是贵族压迫广大劳苦大众的结果。

《死魂灵》 (俄国) 果戈里

1. 乞乞科夫收购死魂灵,普柳什金守财奴、吝啬鬼。

2. 死魂灵的双关意义:

a.“死魂灵”分别指的是死去的农奴和行尸走肉般的农奴主。

b.俄语中的“灵魂”和“农奴”是一个词,语义双关。果戈里用这个双关语一方面表现买卖死魂灵的投机勾当,另一方面隐喻真正死去的灵魂的是那些占有灵魂(农奴)的地主。

3. 自然派:果戈里继普希金之后开创的俄国新的文学流派,不同于法国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是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俄国专制农奴制进行批判,

4. 艺术特色:幽默、夸张、尖刻的讽刺风格,笔调诙谐,却包含了作者的心酸,形成独特的果戈里风格“含泪的笑”。

《罪与罚》  (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点)

1. 作品内容紧扣小说的标题:“罪与罚”; 在此文中的罪,不是指有罪恶的念头之类的,而是指确实有杀人的行为。拉斯柯尼科夫杀人的一个动机是生活所迫,更大的动机是想当超人,一种革命的思想、理由。罚是良心对人的真正的谴责。

2. 拉斯柯尼科夫的形象:他是学法律的大学生,极其穷困,铤而走险,然而良心为泯,所以精神又备受煎熬。他是19世纪俄国贫困知识分子的典型。既带有贫困生活所引发的对社会的、自然的、原始的愤怒,又混杂着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注意、平民革命注意(实际还有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思潮,既有传统宗教长期培养的“善”和“爱”,又对充满不平的社会无比仇恨。

3.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描写人物内心心理大师,尤其描写变态心理和潜意识上远远超过托尔斯泰,思德卡尔等心理描写大师;他对社会采取批判态度,是现实主义,但是由于他采用的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特别是深入到荒谬的变态的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荒诞的非理性的格调,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否定,开创了现代主义先河。所以说他既是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也开创了后来的现实主义的先河。

(参考:)

一、《罪与罚》的在写实主义艺术方面的成就?作品内容紧扣小说的标题:“罪与罚”;对整个故事描写可以用“全面、深刻、残酷、逼真”来概括。
1、关于“罪”,作家以相当大篇幅写“罪”的动机和“罪”的准备。小说一开始就让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心中悬起“那件事情”的念头。
2、作家写主人公作案前的动机和心里上的变化等等一切细枝末节,都写的非常细致,在文学史上史罕见的。
3、对杀人场面的残酷逼真的写实笔法,也是文学史上所见不多的。整整一章,作家细微的描写杀人的全过程和杀人后的躲藏。

二、什么是罪?什么是罚?
1、 在此文中的罪,不是指有罪恶的念头之类的,而是指确实有杀人的行为。作家以一种纯写实的手法来描写这个场面,效果格外逼真、格外紧张。
2、 关于罚,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声,作家写的全是“罚”。写了这样几个内容:
A、 逃避惩罚;主人公在杀人之后,用反侦察的知识和侦察员周旋,一次次度过难关。最后竟案情突变,另有人自首,看来拉斯柯尼科夫完全可以逃脱罪责。
B、 何为罚。心灵深处的冲突思考,这种争论让他崩溃,此时罚已开始。作家写他在法律上的成功和心灵上的折磨,意在指明,罪的罚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C、 罚是救赎。 从拉斯柯尼科夫的动机发展来看,杀掉放高利贷者,不是罪,反而是向不公正的社会讨还公道的行为。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拉斯柯尼科夫接受苦役生活,不是“罚”的开始,而是救赎的开始。

三、分析《罪与罚》的艺术特点?
1、 首先体现在它的心理描写上。篇幅长、分量重,而且独具特色。展示细腻,甚至入微到潜意识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里描写深入到变态、畸形、多重人格分裂的境地,令世人惊叹。
2、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都有很刺激的情节。这包括外部情节冲突,也包括人物内存心灵的激烈冲突。
4、 现实主义方法的深化和变异。作家关注下层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备受挤压的压抑的生命状态、集中关注罪人、白痴等高智商人物的心灵变态、精神痛苦和多重人格的无理性状态,所以他的小说为后来的现代主义开了先河。
5、 “对话”和“争论”是这篇小说所处的一种状态。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美国)马克·吐温

识记:

1、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原名克莱门斯。:“马克·吐温”他的名字是当水手时的工作用语。

2、安排了一个不在场的关键人物:死去的固德逊。这样,19位首要居民才会自欺欺人。主要是写一对老夫妻。

3.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查兹夫妇,已不在人世的固德逊

4.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半期,现实主义作家。

5.赫德莱堡的象征意义:

赫德莱堡----美国社会的缩影

19位首要居民---全体资产阶级的代表

6.思想内容:借一袋金币的故事,无情地揭下了资产阶经诚实道德的假面具,暴露了他们的拜金主义和伪善本质。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文明作了一个占越的总结。

7.主要代表作:《卡拉韦拉斯县的跳蛙》《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赤道旅行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8.理查兹夫妇形象

收到金币后---后悔当初没有做那件善事,并苦苦思索那个固德逊可能说的话。

收到信后—妻子高兴得昏了过去,在自我想象中完成了救助过固德逊的壮举。

领取金币时------本想坦白,但因牧师的包庇,逃出了丑闻。

拍卖金币时------又一次被诱惑。

理查兹夫妇------被金钱败不了的虚伪、伪善、自欺欺人的说慌者。

9.艺术特点:

情节安排巧妙

A) 抓住人们普遍的贪欲。

B) 安排了不在场的固德逊为关键人物

C) 让理查兹来揭发虚伪伪善讽刺艺术

A) 对理查兹夫妇的讽刺含而不露

B) 对领金币的闹剧采用夸张式的讽刺

10.注意文中的细节。

《磨坊之役》(法国)左拉

主人公:老村长(爱国者的形象);弗朗索瓦斯;多米尼格(带路者,最后死的)。

识记:

1.《磨坊之役》和《羊脂球》是在同一个背景下来写的,都是1870年以普法战争为内容的。

2、左拉倡导“自然主义”。是法国自然主义的创始人,自然主义就是真实。

3、作品:《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

《四福音书》(《繁殖》、《劳动》、《真理》、《正义》)。

4、《磨坊之役》选自《梅塘之夜》。

5.从1868年开始,左拉仿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用系列作品的方式,写

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还为这套作品取一个总名称《卢贡一马卡尔家族》。

6.属于系列小说的是:巴尔扎克、左拉。

7.马卡尔模仿的作者是左拉。

8.左拉具有正义感;内在的气概,讴歌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羊脂球》(法国)莫泊桑

主要人物:

布雷维尔伯爵(贵族地主) 有"高雅"的外表,却有阴险伪善的本性。

鸟先生 (暴发户)表现俗不可耐。

拉马东 (政客) 善于玩弄手腕,惯于伪装,爱唱高调。

高尼岱 (反对党人)

羊脂球 (下层人民的代表)

识记:

1、莫泊桑:“短篇小说巨匠”的称号。

2.《羊脂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也属于《梅塘之夜》。

3.从《羊脂球》看莫泊桑作品以小见大艺术特色?

 1、题材小而容量大。一辆马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个人物都代表一个特定的阶层,具有自己的个性。比如,贵族地主布雷维尔伯爵虽有“高雅”的外表,却阴险伪善;鸟先生是个暴发户,起表现实在俗不可耐;纺织厂老板拉马东是一个政客,善于玩弄手腕等等这些又无不反映他们所属阶层的特性。

 2、作品所写的事件也不大,集中在吃饭和被扣留两件事上。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却能反映出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全社会各种人物的态度,作家的功力令人惊叹。

《玩偶之家》易卜生

主人公:海尔茂、娜拉

识记:

1、北欧作家。作品:“社会问题剧”《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3.全剧的关节点有什么威胁他们家?

 信誉危机。

4. 艺术特色:

《玩偶之家》以“追溯法”、“讨论”的运用和心理刻画的成功而著称。

《复活》(俄国)托尔斯泰

主要人物:马斯洛娃〈女〉,涅赫柳多夫〈男〉

识记:

1、列宁评语: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2、作品:1852年早期《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特写集》

  1869年中年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80年代中篇〈谢尔盖神父〉〈克莱采奏鸣曲〉〈伊万。伊里奇之死〉

  80年代政论性作品:〈忏悔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论生命〉、〈天国在你们心中〉

3、小说中的民主倾向和社会批判倾向。

4.涅赫柳多夫的形象?P401

1.托尔斯泰一生刻画的,有他自己个人特点的艺术形象。

2.涅赫柳多夫是俄国地主的形象。

3.作家带点自传性形象。

4.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忏悔型贵族的典型形象。

5.对所有的涅赫柳多夫的总结。

5.《复活》的思想内容?P400

6.《复活》中的人物形象?P400

7.《复活》中艺术特色?P400

托尔斯泰以擅长人物心理描写而著称于世。

1) 他关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第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巨大变化或转变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人物从一种思想感情向另一种常常是相反的思想感情转化的演变过程。

2) 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关于同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自然场景相配合。

《伊则吉尔老婆子》(俄国)高尔基

1.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作品。

2.草原的影子——腊拉(极端个人主义)揭露和批评,草原的星火——丹柯(集体主义)尊敬和赞扬。

3.作品:《马卡尔·楚德拉》、《底层》、《母亲》、《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一个人的遭遇》(俄国)肖洛霍夫

1.作品:处女作〈胎记〉、小说集〈顿河故事〉、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30年代和50年代,〈被开垦的处女地〉表现了顿河地区实现农业集体化的过程。

2、主要人物:索科洛夫(被抛到异乡的沙子),凡尼亚 

3.50年代苏联一个特殊时期,是苏联的解冻时期。

4.索科洛夫的形象——“普通苏维埃形象。”

5.分析索科洛夫的艺术形象

 1、他是一个勤劳勇敢,平凡普通的俄罗斯人。战争来临时,他在告别的时候、作战的时候、被俘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勇敢,当然,他也有惊恐和胆怯的一面。

  2、索科洛夫还是一个富有感情、同情心的人。他本来是五根漂萍,却还是收养了流浪儿凡尼亚。

总之,在作家笔下,索科洛夫是一个生活在真实世界中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6.《一个人的遭遇》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对苏联传统文学的突破?

 1) 从选材看,它没有选择领袖人物、伟大战役,而是通过一个普通苏维动乱人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学生灾难,控诉法西斯的罪恶,歌颂普通苏联人的相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意志。这样的选题拓宽了苏联文学的卫国战争题材的界限。

 2) 从作品的感情基调上看,小说虽然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但是,小说的主要情感倾向是悲戚的,主人公讲述的是自己在战争中的遭受的折磨,是推动全部亲人的家庭悲剧,它所引起的是“沉重的忧郁”,是男人的“吝啬而伤心的眼泪”。突破了苏联文学一味乐观昂扬的正统原则。

 3) 小说在思想倾向上也有所突破。作家地提出人道主义的思想,在“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中提出“人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幸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承认在苏联也有悲剧。这是对苏联文学长期以来只准写光明的文艺的重大突破。

7.艺术特色:

 朴实无华,平缓低沉。作家有意淡化情节,造成低沉的效果,适应了悲剧主题;用渡口听故事的套子来结构小说,加强真实性。

象棋的故事(奥地利)茨威格

1.作品:〈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罗曼。罗兰〉、〈同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

 〈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 自传性:〈昨日的世界〉

2、叙事结构:故事套故事的模式。“大我”套着“小我”

3、主要人物:B博士

4.简述《象棋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1) 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故事套故事的模式。 整个故事是由第一人称的“我”讲述的,但在这一大的框架中,B博士的故事也是通过第一人称的“我”讲述的,“大我”套“小我”。

 2) 故事的布局精巧而富有层次感

 3) 精彩的心理描写也是这篇作品不同凡响之处。

《尤利西斯》(爱尔兰)乔伊斯

1.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艾略特的《荒原》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作品。

2、作品: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

现实主义代表作:《都柏林人》、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混合:《艺术家青年时期的画像》

现代主义:《尤利西斯》

后现代主义:《芬尼根守灵夜》

3、小说在写法和结构上模仿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以象征手法写三位主人公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8时到次日凌晨2时许18个多小时在都柏林的活动和精神历程。

4、全章实际上只是8个长而没有标点的句子,体现了“意识流”的技巧

5、主要人物:斯蒂芬*德达路斯、利奥波尔德。勃鲁姆、莫莉*勃鲁姆

6.分析《尤利西斯》 对传统的小说形式进行了最彻底的变革与创新?

答: 1.他摈弃了以人物、情节和故事为要主要因素的传统结构,开创了一种以内心独白为基本框架的新形式。这种称作“意识流”的小说不讲究塑造人物、纺织故事,而是着力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意识及至潜意识活动。

  2、 它往往采用复杂的象征结构,对人物内心逡自然主义的描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人的意识屏幕,外在世界反映在这块屏幕上,引起人物的感受、反应和联想。

  3、 作品中还有无数隐喻、象征、典故、双关语、方言及外国语。

7.小说的艺术特色?

  1、意识的流动是连绵不断、自然而然的,似乎没有经过任何裁剪、整理,仿佛一股汩汩的水,或清晰或浑浊,总是在不间断地流淌,若遇到一些阻隔(如各地方开始时的钟声、瞥见纸上的花……)便改变方向,散漫而没有确定的方向。

  2、 由于是内心深处的独白,想到的人和事都熟悉的、经历过的,因此往往出现只有自己明白,而读者却只能去猜测的细节和人物。

传统心理描写是处在现代心理分析所谓的“意识”层面的,而“意识流”是处在“潜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心理分析是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线形的,而“意识流”却混乱的、散漫的;传统的心理描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而“意识流”即是自然主义的。

  3、 所选段落是8个长而无标点的句子。

8.传统与意识的区别?

 传统心理描写是处在现代心理分析所谓的“意识”层面的,而“意识流”是处在“潜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心理分析是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线形的,而“意识流”却混乱的、散漫的;传统的心理描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而“意识流”即是自然主义的。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1、卡夫卡奥地利现代著名小说家。他与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等人一起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先河,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在流放地》〈乡村医生〉

3、《变形记》的主题是揭示人的存在的荒诞、非理性,提示现代人在一个异化环境中的异化及极度的焦虑和孤独感。

4、采用的是象征和寓言的手法

5.主人公:格里高尔,(保险公司推销员)萨姆沙。

6.自传体小说。

7.大甲虫是由“大变到小”。

8.卡夫卡笔下的甲虫是想象出来的,还是作者编出的虫子?

是作者按现实中甲虫的形象写的。

9.父母对他的态度?

 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冷淡。

10.《变形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征?

 是用象征和寓言的手法表现而真实、真实而荒谬的世界。

 1)“真实”在于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前平常、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这就让人感到他始终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中。

(把甲虫的特点移到人身上,变成甲虫后的生活细节、心理、逻辑都是逼真的。回忆也不是真实的,始终没有离开甲虫的回顾。是按甲虫的逻辑来写的,不是按人的逻辑,造成真实性的写法,一个变成甲虫人的感情是真实的。)

 2)“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借助一个象征和寓言模式构建起来的。“人变成虫”的故事框架显然是荒诞的、具有非理性,也是生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故事是极富荒诞间歇喷泉的。但它原本不是对外部现实生活的真实模仿,而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存在状态,作者无意要读者把人变甲虫作为事实来接受,而是要他们从超现实的意义上去人的存在状态和精神危机。即作者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寻求荒诞中的真实和荒诞中的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寓荒诞于真实之中。

(荒诞性故事,从哲学上看是真实的,揭示了现实中人的存在状况,甲虫象征人的生存状况。)

11、格里高尔·萨姆沙形象分析:

 失去人形后,保留着人的感情、思维。但他早已被异化为“非人”,一台创造价值的机器和赚钱养家的工具。但人们习惯了人形非人的存在,却不能忍受整体异化。异化了的格里高尔被社会彻底排斥。他也明确意识到了非人特征,但并没有觉醒。反而向自我异化更进一步。希望一切都恢复原状。重新回到人形异化的状态。害怕被这个将他异化的世界隔绝,因为那是他“物质价值”的唯一寄托。然而当这个世界抛弃他的时候,只有懊丧、难堪、孤独与痛苦。格里高尔也只有被彻底抛弃而死亡。

《豹》(奥地利)里尔克

收在〈新诗集〉冯至译

2、主张排除主观情绪,通过准确的意象或象征来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以获得一种造型艺术的纯客观效果,被人们称作物象诗

3、〈豹〉受到罗丹雕塑的影响,表现出客观、冷峻、精确的效果。

4、代表作:〈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普斯的十四行诗〉

5.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不在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意向和象征曲折的表现出来。罗丹雕塑的影响也在他的诗中获得了充分显现。诗人象雕塑家一样,追求线条的准确简练、形象的优美生动,从而使雕塑美和音乐美在他的诗中完满地结合在一起。里尔克的这类诗,主张排除主观情绪,通过准确的意向或象征来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以获得一种造型艺术的纯客观效果,被人们称作“物象诗”。

6. 里尔克的创作属于现代主义范畴,他的大多数作品包含着对人生、存在的哲理性思考,表达那种神秘、梦幻、孤独、颓伤、厌恶、焦虑、惶恐的末世情怀和虚无主义思想。

7.《豹》受到罗丹雕塑的影响,表现出客观、冷峻、精确的效果。

8.代表作:《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普斯的十四行诗》

9.文中三段写了豹子的:眼睛,脚,眼帘。

10.简述《豹》的艺术特色?

1) 拟人化的手法 。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拟想它的“疲倦”、“昏眩”,它的无奈、忍耐,它的厌倦、苦恼等等,这种比拟从外在行为一直深入到内在心理。

2) 思想知觉化手法的运用。豹在铁笼内无休止的走来走去,它从疲倦到厌倦,乃至造成铁栏杆外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丧失。

3) 象征的手法。这首诗明写豹,实际上写的是人,豹就是人的象征,是诗人和像诗人这样的年轻一代的象征。豹的厌倦、苦闷、迷茫正是人的厌倦、苦闷、迷茫。豹被束缚,也象征着胸怀大志的人被束缚。

4) 形象的视觉艺术化。诗人在形象刻画上,诗人追求一种客观、精确、雕塑般的效果。

《荒原》(英国)艾略特

1.作品:三个创作阶段:第一阶段,《一个哭泣的姑娘》唱着《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夜莺声中的斯瓦尼》和《小老头》《在餐馆里》欣赏《窗前晨景》;第二阶段《荒原》、《空心人》;第三阶段《圣灰星期三》、《四个四重奏》,剧作《大教堂谋杀案》、《合家团聚》、《鸡尾酒会》。

2、《荒原》第一章“死者葬仪”主要写荒原和荒原上人的意象

3.《荒原》英国,艾略特一、为什么把万物复苏的“四月”说成是“最残忍的月份”?

四月说成是最残忍的月份,之所以最残忍,关键就在于它挑起了人们的记忆和欲望。

4.后期象征主义。

《秃头歌女》(法国)尤奈斯库

1.尤奈斯库:荒诞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2.夫妻的名字:史密斯先生、太太

3.《秃头歌女》的主题?

提示平庸生活中庸俗无聊的生命境况,表现无聊生活的荒谬、怪话,便是全剧的主题。

《杀人者》(美国)海明威

1.海明威风格?

海明威在上立意创新。在谋篇布局上甚至每一个句子、第一个词汇的选择上都一丝不敬,反复推敲。从而创造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文体:

1)句子异常简短,不仅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很少形容词,往往是那种电报式的小句;

2) 第一个词都极其准确,以致达到不可置换的程度;

3) 他的文句往往以少总多,凝练含蓄,仿佛漂浮在海上,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冰山,把大量的意思隐藏在词句之下。他的风格被后来的许多人模仿,并被称为“海明威风格”。

作品:第一阶段,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没有女人的男人》从《战地春梦》中惊醒,《永别了,武器》(2002年多选);第二阶段,《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第五纵队》《有的和没有的》《丧钟为谁而鸣》(2001年多选);第三阶段,《过河入林》、《老人与海》、《流动的宴会》、《海流中的岛屿》。

2、对话典型地体现了海明威简约、储蓄、凝练的文体风格和他得出的“冰山原则”。

3、主人要物:艾尔、麦克斯、待者乔冶、塞姆

《禁闭》(法国)萨特

1、存在主义哲学,“地狱就是他人”。

2、作品:小说,《自由之路》、《墙》、《恶心》;剧本《苍蝇》、《死无葬身之地》。《禁闭》是独幕剧。

3、象征手法的运用。

4.P621.一段。描写了杀人的场面,不动声色的幽默。三个时间:案发时间,与预审员,跟我说话的时间。

5.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6、中篇小说〈恶心〉、短篇小说〈墙〉、长篇小说〈自由之路〉

  剧本〈苍蝇〉〈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女〉〈脏手〉

7、主要人物:加尔森、伊奈司、埃司泰乐

8、怎样理解萨特的地狱观(地狱,就是他人)?(2002年串讲,2002年简答)

剧本场景设计在“地狱”里,但是戏剧开场后,只有暗示这里是“地狱”,只是到了结尾,才让主人公在对话里点明这是“地狱”。这是作家故意设置的“圈套”,。这种安排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地狱就是他人”的主题。地狱究竟的俗世化、“此岸性”不是萨特的创新。令人感到新奇的是萨特对这个地狱空间的具体性质的揭示:

1) “地狱”就在平常的生活生活时里,随时随地,或者说,此就是彼。

2) 这个地狱空间无限大,房间里的主人公――人类没有出路,尽管可超出房间,但是走不出地狱。

3) “房间”里没有刑具,没有一般人概念中的惩罚、煎熬。便是“房间”里有永远不灭的灯。作者意在强调对人类罪恶的煎熬惩罚是没有休止的监 视,永远不停止的追问。

4) 地狱的此岸性在萨特的剧本里有两种,一个是人类生活相互间就是一种地狱关系。另外,“地狱”性更来自于人内心世界对自己罪行的观照,这种观照是不可回避的,就像梦魇一样追着人不放。

5) 到这个房间里来的人,表面上是被“别人”送来的,但送他们进入地狱的不是别人而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9.艺术特色:这部戏剧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是由于作家要通过舞台表现一种广泛哲理而形成的,而传达抽象理念是整个现代派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识记:

1、马尔克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2、作品:《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霍乱时期的爱情》、《家长的没落》、《百年孤独》。

3、作品《百年孤独》想了15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想了30年。因《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

1.小说的主题:以描绘哥伦比亚海湾生活世态为主,在奇特的,但又十分日常的风俗背景上,作品突现拉丁美洲人的既怪异又平常的性格。

首先,作家要表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愚昧。小镇愚昧的,封闭的状态是构成离奇的凶杀案。

其次,作家把这些离奇的巧合编织到一起,最终促成了凶杀案,是要表现在这片土地和这群人中间自始至终存在着一种必定的偶然性。生命的无价值是明显的。

在作家看来,没有任何必然规律可循,不能用任何理性分析的偶然性,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第三,作家写这件凶杀案是要突现这个小镇的生活的无聊。这些人生命的无意义。

2.简述本文的艺术成就?(2003年串讲)

据作家讲,这篇小说是他写得最有自信的小说,是作家全面控制了叙述的惟一作品。在他的创作史上,作家第一次出现在叙述中,“我”成为这篇小说的结构网络,但是这绝不是一篇第一人称的小说。

1) 叙事角度灵活多变,随心所欲地转换,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用听闻、查阅文件、采访、转诉等等方法来调度。调度叙述人称,使这篇小说成为世界文学上非常少见的叙事方法的总集萃式的作品。还有就是作家对时间的处理,在传统文学中少有的明快,用“大开大合”一词加以形容不为过。

2) 小说很少用滑稽的词语,但是在冷漠的叙述中却总有讥讽的幽默合随意挥洒的夸张。

3) 怪诞和写实相结合的手法。

《圣经》

1. 上帝的创造:第一天:光,昼夜,第二天:天空,第三天:陆地、海和植物,第四天:黑天白天,第五天:水里的动物和天空中的鸟,第六天上帝创造了大地上的各种动物包括人类(第六天造人最重要)。

2. 诺亚方舟试探信息第一次放出乌鸦,之后三次是鸽子。

《摩柯婆罗多*莎维德丽》 (印度)

1. 莎维德丽向阎君提出五个心愿:一是让她的公公耀军失明的复明,二是让她的公公耀军失去的国土复归,三是让她的父亲马主晚年得到一百个儿子,四是让她和她的丈夫得到一百个儿子,五是让她的丈夫重返人间。

2. 艺术表现手法: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莎维德丽用奉承阎君的方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沙恭达罗》 (印度) 迦梨陀裟 

1. 作者名字:迦梨陀裟 ,主人公名字:沙恭达罗,豆扇陀

2. 选文为第四幕,写沙恭达罗和净修林的人(义父,朋友)和物(植物和动物)的告别。

《贫穷问答歌》 (日本) 山上忆良

艺术特色:结构分三部分——贫问,穷答,反歌。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前所未有,是一种新的创造。它使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方式更加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持久。附歌部分概括正文大意,补充正文未尽之意。

《源氏物语》 (日本)  紫式部 (重点)

1. 长篇小说,东方文学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2. 关于光源氏的形象:从他的出生,成长起笔,写到他的结婚和他对藤壶的恋情。作者对他的描写有不少理想化的地方,在外貌,才能等方面极力加以赞美,甚至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他外貌的描写,有直接形容,也有通过旁人对比,或者旁人之口赞美他,另外,小说还写了他和女性的交往,有好也有坏的方面,他也是有瑕疵的,从这方面,小说并没有把他完全理想化,而是如实描写,并且有所揭露,有所批评。

3. 艺术特色:感伤悲哀的情调,这是全书的基调。基本精神是“物哀”。诗文相间,和歌和散文相间的文体更有利于表现这种感伤悲哀的格调。

蔷薇园 (波斯) 萨迪

1. 伊朗诗人 作者是13世纪的人。

2. 艺术特点:

a.  别致的文体,它既不是纯粹的韵文,也不是纯粹的散文,而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

b.  绝妙的讽刺,讽刺那些暴君。

c.  深入浅出的文风。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

1.  选自《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高尔基称之为“民间文学一座最壮丽的纪念碑。”

2.  选文是第二次航海和第四次航海:第二次航海遭遇巨鹰,第四次航海遭遇殉葬。

吉檀迦利 (印度) 泰戈尔

1. 吉檀迦利 名字的意义:孟加拉文的译音,奉献,奉献给诗人自己心中的神灵。

2. 抒情诗集。

《先知》 (黎巴嫩) 纪伯伦
1.作者属于“旅美派”。

2.文讨论了婚姻和孩子两个问题。夫妇要永远合一,但中间要有间隙,保持平等独立。孩子并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生命。(还有教授问题)

《伊豆的舞女》 (日本) 川端康成(重点)

1. 主人公:高等学校的学生(上等人) 舞女熏子(下等人)

2. 这篇小说的男主人公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他是个比较单纯的青年学生,心地善良,尚未受到多少世俗社会的坏影响。

a.  这突出表现在他对于巡回艺人没有轻视只有好感上。

b.  他对舞女的感情也是纯洁的。他固然欣赏舞女的如花美貌,不过其中不含什么肉欲的要求和占有的野心。

c.  他对舞女感情的深化,既与舞女对他的亲切态度和天真表现有关,也与他对舞女纯洁心灵的了解和不幸处境的同情有关。

森林之舞 (尼日利亚) 索因卡

1. 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大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2. 两幕剧,为庆祝尼日利亚独立日而写。

补充说明:

1.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西方文学史上最古的经典作品是古希腊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塞》。相传,它们是盲歌手荷马所作,所以,统称为“荷马史诗”。

2.《俄狄浦斯王》在艺术上最成功的,也是历来最受称道的地方,是它的布局结构。剧本采用“回顾式”的结构方式。“回顾式”的结构特点是:剧本不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的那一刻落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法交代出来。

3.《复活》的思想内容:长篇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80年代末构思,1899年完成。此时,沙皇专制下官僚制度的腐败和农奴制的破败暴露无遗,持续了一个世纪的反专制农奴制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激化。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民主倾向和社会批判倾向,同时,他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也越来越坚定。这两方面的思想在《复活》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集中的表现。小说的情节以一个真实故事为基础。托尔斯泰借此揭下了涅赫柳多夫和他所属的那个阶级的尊严面具,随后借涅赫柳多夫为马斯洛娃申诉的过程,通过他在城市贵族家庭和乡下庄园的活动,以及他跟随苦役犯的活动揭发了沙皇司法制度的黑暗,写出了整个俄罗斯大地的残败,多方位地展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状态和他们各种各样的反抗。

4.《双城记》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内容:第十章阴影的实质写的是法庭审判的场面,主要内容是宣读梅尼特的那封控诉信。(我认为有可能论述)

a.揭发法国贵族的罪恶。

b.表现被压迫人民对上层阶级的愤怒。

c.通过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造成了社会的巨大危机。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海南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