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4月“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二章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2.1科学的研究
一、 概念
1. 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
2.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3.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一项心理学实验通常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变量,也就无所谓自变量,反之亦然。
4.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5.对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需要考虑以下主要的几个问题:
⑴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即一致性;
⑵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⑶ 因变量的敏感性。
6.如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高限和低限效应?
(1) 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称为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加大任务难度。
(2) 另一类称为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减小任务难度。
7.额外变量:即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在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后,就应该使实验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8.环境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
根据研究的类型和所揭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研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①实验研究、②相关研究和③描述性研究等。
(1) 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研究的初期,利用各种数据取样的技术,通过观察(主要是现场观察),客观的记录下一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它常常只能得到一些定性的结果。
(2) 实验研究:通常是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因变量的因果效应。
(3) 相关研究: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变量来考察这些变量相互关联的程度,以及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预测。
§2.2研究方法概要
1. 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1)些实验范式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2)环境心理学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即让一个被试相信它可以控制给予另一个人的轻微点击(作为惩罚的刺激),以被式给出的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作为度量攻击性的指标。
2.什么是准实验设计?
(1)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计。
(2) 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充分和广泛。
(3) 通常准实验设计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总的说来,准实验设计有三点不同于真实验设计:
① 有时对自变量(如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无法有意识地操纵;
② 不能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
③ 无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也没有随机地把被试分配到各种试验处理中。
3.时间序列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现象连续地进行一系列观测,由此所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序列性数据称为时间系列,也称为时间序列设计。
4.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1)观察:即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密性。进行不打扰被试的观察,过后要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在观察中,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作为辅助手段,以期得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数据。使用观察法的一个特殊方面是
[1]
本文标签:海南自考 教育类 06年4月“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二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inanzikao.net)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