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2. 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3.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 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润。②甘: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③酸:收敛固涩、生津。④苦:泄热、燥湿、坚阴。⑤咸:软坚散结、泻下通便。⑥淡:渗湿、利小便。⑦涩:收敛固涩。
5. “升降浮沉”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6.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气五味;②质地轻重;③炮制;④配伍。
7. 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如朱砂、远志能治疗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桔梗、杏仁能治疗胸闷、咳喘,说明它们归肺经;白芍、钩藤能治疗胁痛抽搐,说明它们归肝经。
8.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9. 中药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举得例子,必须牢记!):
①单行——单用一味药物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
②相须——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③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疗效。大黄泻火通便,芒硝润燥通便,可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⑤相杀——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两种提法。
⑥相恶——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即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⑦相反 ——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
10.相须、相使能提高药效(增效);
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减毒);
相恶是药物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反是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属于用药禁忌。
11. 十八反:①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②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③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12.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3. 十九畏与“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意义不同, 十九畏是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为药物配伍禁忌,相畏是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是应当运用的药物配伍。
14. 妊娠用药禁忌:
①禁用药物——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②慎用药物——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15.中药剂量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也称相对剂量。
16. 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l0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17. 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18.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中的所有常见药物举例,一定要记清楚。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包煎。
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后下。
19. 服药时间:
病在胸膈以上,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
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
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
驱虫药、泻下药也宜空腹服;
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
安神药宜睡前服;
慢性病定时服;
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之要药。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常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2.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治风寒表虚有汗证,常与白芍配伍。外感风寒有汗、无汗均可应用。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用之尤为适宜。
紫苏叶长于发汗解表,紫苏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素称“夏月之麻黄”。
发汗力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均可使用。
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长于祛风。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8.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宜。
治太阳头痛(后头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要药。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巅顶头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为鼻渊要药。
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还常用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常与菊花相须为用。长于清肺润燥,可用于肺热燥咳。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并可用于外感发热证,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使用。
为疏肝解郁的要药。
长于升阳举陷,常配黄芪、升麻等药相须。
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大,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善治颈项强痛。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
除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外敷。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治疗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玄参。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可用于中期引产。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本品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
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合用。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治热扰胎动。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为治疗泻痢的要药。
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善除大肠湿热以治痢。
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5.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6.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7.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为治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
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
可用于热毒血痢证。
2.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有“疮家圣药”之称。
3.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
4.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5.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6.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
7.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为治疗乳痈要药。
9.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11.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治疗肺痈之要药。
12.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13.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14.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5.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6.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7.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治疟疾,每次10-15粒;治痢,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
18.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9.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
四、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为清热、凉血、止血要药。
2.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青蒿等药同用。
4.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6.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五、清虚热药
1.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2.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清泄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同用。
前人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
4.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一、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适于实热便秘,常与芒硝、枳实等相须为用。
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2.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3.番泻叶:泻下通便。
4.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二、润下药
1.火麻仁:润肠通便。
2.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三、峻下逐水药
1.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2.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芜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4.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5.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入丸、散,每次0.1-0.3g.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可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
四、祛风寒湿药
1.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无论新久皆可应用,尤以腰以下寒湿痹痛为宜。
少阴头痛。本品善入肾经而搜风,善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
2.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3.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
4.蕲蛇:祛风,通络,止痉。
5.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之要药。
为治脚气水肿的常用药。
治疗吐泻转筋。
五、祛风湿热药
1.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为风药中之润剂,能祛风湿,舒筋络,对风湿痹证无论新久寒热,均可配伍应用,并尤适于热痹。
为治疗虚热的要药。
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尤宜于痹证湿热偏胜者;尤适于下肢。
本品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
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湿止痛作用较好。
3.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4.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5.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煎服,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
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孕妇忌用。
六、祛风湿强筋骨药
1.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
3.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七、化湿药
1.藿香:化湿,止呕,解暑。
本品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多用于寒湿困阻脾胃证。
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寒热吐泻。
2.佩兰:化湿,解暑。
3.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4.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可治疗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6.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7.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一、利水消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本品味甘淡,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要药。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3.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
4.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本品性寒能泄肾与膀胱之热,而对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5.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以小便不利之水泻用之为宜。
2.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4.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6.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7.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8.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为治湿热黄疸要药,常与大黄、栀子同用;治寒湿阴黄,则须配附子、干姜等。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本品善消结石,尤善治石淋。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四、温里药
1.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本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尤善治寒痹痛剧者。
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
2.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能温阳守中,回阳通脉,每与附子相须为用。
能温肺散寒化饮,常与细辛、麻黄等同用。
3.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常与附子相须为用。
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的虚阳回归故里。用于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等。
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4.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治厥阴头痛。
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
治肝郁犯胃的胁痛口苦,与黄连配伍。
5.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疼痛。
6.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7.高良姜:温中止痛,温中止呕。
8.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五、理气药
1.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本品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为治痰之要药。
治脾胃痰湿,多与苍术、厚朴等同用;治痰湿咳嗽,多与半夏相须为用。
2.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3.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治痰浊胸痹,与薤白、桂枝等同用;痰热结胸,与瓜蒌、半夏同用。
本品尚可治脏器下垂病症。
4.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本品善行脾胃之滞气,既为行气止痛之要药,又为健脾消食之佳品。
本品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常与黄连配伍。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5.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6.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7.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8.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9.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本品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要药。
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10.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1.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本品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疗胸痹之要药。常与瓜蒌、半夏配伍。
12.柿蒂:降气止呃。
六、消食药
1.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2.神曲:消食和胃。
尤宜外感表证兼食积;丸剂中有金石药加入本品以助消化。
3.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善治米面薯蓣食积。
4.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5.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本品降气消痰,常与白芥子、苏子同用。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6.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广泛用于米面薯蓣乳肉等各种食积证。
煎服,3一l0g;研末服,每次1.5~3g,研末效果比煎剂好。
七、驱虫药
1.使君子:杀虫消积。
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2.苦楝皮:杀虫,疗癣。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3.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对绦虫疗效最佳。
煎服,3~10g.驱杀绦虫、姜片虫时,可用30~60g.生用力强,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4.雷丸:杀虫消积。
入丸、散剂,15~21g.1次5-7g,饭后温开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5.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八、凉血止血药
1.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
2.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其味苦主降,尤宜下焦血热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常与槐角、防风等同用。
本品能泻火解毒敛疮,为治烫伤之要药。
4.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5.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6.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九、化瘀止血药
1.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本品能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伤科要药。
2.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对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尤为适宜。
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3.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包煎。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十、收敛止血药
1.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品味涩质黏,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治疗体内外多种血证,尤多用于肺、胃出血证。
2.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
3.棕榈炭:收敛止血,止泻止带。
4.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十一、温经止血药
1.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崩漏。
尤善于调经,为治疗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为妇科安胎要药。
2.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十二、活血止痛药
1.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为“血中气药”。
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2.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良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3.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4.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5.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6.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7.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十三、活血调经药
1.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的常用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瘀血证,对于血热瘀滞之证尤为适宜。
2.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3.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4.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且作用平和,为妇科经产要药。
本品能利尿消肿,尤宜治疗水瘀互阻的水肿。
5.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为经产病之要药。
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6.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十四、活血疗伤药
1.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2.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本品能搜筋骨间风湿,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力强,为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的要药。
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本品有大毒。
3.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4.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
5.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十五、破血消癥药
1.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2.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3.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中药学》总结到此为止,总体上还是以记忆为主,只有把中药的功效记清,才可能灵活应用。
对于中药的学习,其实是应该和《方剂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以后把方剂学习掌握,再反过来学习中药,会发现很多的中药题(几乎所有的中药配伍题)是根据方剂而来。比如:治疗湿痰,半夏常和陈皮配伍,就出自二陈汤;治疗梅核气,常用半夏配厚朴,就出自半夏厚朴汤;治心下痞满之证,半夏配伍黄连、瓜蒌,就是出自小陷胸汤。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尤善治寒痰、湿痰,常与陈皮相须为用。
为止呕的要药。可治各种原因的呕吐,尤对痰饮或胃寒呕吐用之为宜。
善治心下痞满之证,常配伍黄连、瓜蒌。
治梅核气,常配伍厚朴、苏叶等。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反乌头。其性温燥,阴亏燥咳、血证、热痰应慎用。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3.禹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煎服,3-5 g;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致发泡。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
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6.白前:降气化痰。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物。
2.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长于清肺,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物。
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善于清肺润燥,常用治肺热咳嗽或痰热咳嗽。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反乌头。
4.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5.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6.前胡:降气祛痰,疏散风热。
7.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其性平,故咳嗽无论属寒、属热,有痰、无痰均可应用。
本品性善上行,能宣肺利咽开音。常配牛蒡子、甘草等。
为治疗肺痈之常药。
8.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9.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0.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11.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三、止咳平喘药
1.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为治咳喘的要药。
本品有小毒。
2.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咳嗽,暴咳及久嗽均可用之。
4.紫菀:润肺化痰止咳。
凡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5.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为治嗽要药,常与紫菀相须为用。然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则长于止咳。
6.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9.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本品有毒,不宜多用,小儿尤当注意。过食白果可致中毒,出现腹痛、吐泻、发热、紫绀以及昏迷、抽搐,严重者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四、重镇安神药
1.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最适合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
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
内服,只宜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1~0.5g;不宜入汤剂。
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忌火煅。
五、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2.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3.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及胃炎者慎用。
六、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煎服,3~15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2.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外用燥湿收敛。
3.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有收敛制酸作用,可治胃痛泛酸。
4.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而具有止呕、止呃、止噫之效。治胃气上逆之证,常与旋覆花等配伍。
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5.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6.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七、息风止痉药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可与钩藤等配伍。
2.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
3.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4.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本品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有凉肝止惊之功,可治小儿惊痫、夜啼。
入煎剂宜后下。
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本品味甘质润,药性和平。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治风痰上扰的头晕目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6.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7.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8.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9.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八、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
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常配伍牛黄、冰片,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配伍苏合香,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
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2.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3.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4.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因痰湿者,可配伍天南星;因痰热者可与郁金配伍。
治疗噤口痢。
九、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为补肺的要药,也为补脾要药。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服药后不宜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药效。热证、实证忌用。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气阴两伤证。
3.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等。
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5.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为补中益气的要药。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
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同用。
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为补气健脾要药。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治疗脾虚胎动不安。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燥湿利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7.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8.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主治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配伍白芍。
本品长于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
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1.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十、补阳药
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凡发热者均当忌服。
2.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3.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4.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5.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6.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可安胎、降压,故肾虚腰酸、胎动不安、习惯堕胎及高血压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者,尤为常用。
7.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8.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0.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本品辛甘平,平补阴阳之品。
治疗肾虚胎动不安。
12.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十一、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为补血之圣药。
为妇科补血调经要药。
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
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为补血之要药。
为补肾阴之要药。
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3.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肝脾失和的脘腹挛急疼痛、血虚四肢拘挛作痛,如芍药甘草汤。
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配桂枝同用,可调和营卫,如桂枝汤。
4.阿胶: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为血肉有情之品,甘平质润,为补血的要药,尤善治出血而致血虚者。
为止血要药。对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尤为适宜。
入汤剂宜烊化冲服;止血宜蒲黄炒,润肺宜蛤粉炒。
5.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十二、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4.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凡心肺胃三经阴伤有火之证,皆可用之,作用部位偏上。
5.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甘苦大寒,归肺肾经,长于滋肾阴而降虚火,作用部位偏下。
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本品味甘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甘凉助湿,故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脾胃虚寒者忌服。
7.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9.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10.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2.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本品还能止血。还可用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13.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十三、固表止汗药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十四、敛肺涩肠药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本品酸能收敛,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2.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炒炭后,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3.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4.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5.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内服须煨熟去油用。湿热泻痢者忌用。
6.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十五、固精缩尿止带药
1.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2.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为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浊之良药。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4.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5.莲子: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6.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7.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十六、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
外用适量,研末敷,香油调搽或烟熏。内服0.05-0.1g,入丸、散用。
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孕妇禁用。切忌火煅,烧煅后有剧毒。
2.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4.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5.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内服0.015~0.03g,研细,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6.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十七、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拔毒,去腐
2.砒石: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作复方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g,入丸、散。
本品有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也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忌服。不可作酒剂服用。忌火煅。
3.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4.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l.5~3g,入丸、散用。
本文标签:海南自考 医学类 2019年自考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inanzikao.net)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