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自考农业概论06187复习资料(2)

发布日期:2023-10-18 10:57:49 编辑整理:海南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23自考农业概论06187复习资料(2)


1、 农业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括农业环境中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非生物环境:光、温、水、气、土等。

2、 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对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3、 生态因子: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 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4、 生活因子: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子,如光、温、水、养分和空气(五大因子)                              

5、 生活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作用。

6、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土壤。

7、 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

8、 生态系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加上它们生存的环境。

9、 农业环境: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着该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农业自然环境:土壤、水体、大气、能量、物质等)和社会条件(农业社会环境)的总和。

10、 农业自然环境:指能满足各种农业生物生长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能量和物质等。

11、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农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11、 自然环境与农业地域的分异规律

中国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是东西部的地域差异,全国分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为湿润农业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占国土面积30%,为干旱牧业区;青藏高原区, 国土面积25%,为高寒牧业区。

12、 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各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匹配决定了农业区域的明显差异。如我国农业的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次是南北之间的差异、最后是中、高山地区上下之间的垂直差异。形成差异的最突出因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综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全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占国土面积45%;西北内陆干旱区,占国土面积30%、青藏高原区;国土面积25%,为高寒牧业区。

13、 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将出现变动;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14、 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增加、气温升高,由此带来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增高和强度增强、热带气旋风速增强、降水量增多等



《海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局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海南自考便捷服务